# 設備工程部電儀班組 #
維穩運行的守護人
作為全廠電氣儀表系統的“中樞神經”,電儀班組的13名成員肩負著整個廠區設施安全穩定運行的重任。過去的一年完成4210項維保任務、排查600多處隱患、執行12次緊急搶修,這些數字背后,是無數個不眠夜的堅守與付出。在一次暴雨夜的緊急故障中,廠區關鍵配電間突發跳閘警報,生產線面臨癱瘓風險。班組全員聞訊而動,在應急燈搖晃的光線下,絕緣靴深陷泥水,手電筒咬在嘴里,雙手在密集的線纜間快速排查。為鎖定深埋地下的故障點,他們跪在積水中一寸寸摸索,手套磨穿、指尖滲血也無人停歇。連續奮戰8小時,終于在黎明前恢復供電。這樣的緊急搶修,全年共有12次,人均奉獻45個額外工時。他們不僅是故障排除的“急先鋒”,更是巡檢方法創新的“智囊團”。老師傅王育沛將多年經驗凝練成“雙管齊下巡檢法”,將多年練就的故障診斷邏輯傾囊相授:新人持標準化清單逐項核對,老師傅則聚焦“聽異味、摸溫升、看色變”的隱性隱患。這種老帶新精準互補的創新智慧,讓故障維修時間銳減30%。正是這種無聲傳承,讓技術火種在班組中生生不息。

# 動力中心鍋爐班組 #
熱能動脈的守護者
鍋爐班組是一支年輕而充滿戰斗力的隊伍,他們用關鍵時刻的沖鋒、日常工作的深耕、薪火相傳的堅守,讓“青年文明號”的旗幟守護著鍋爐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。在去年夏天的一個夜晚,鍋爐一側給粉機突發跳停,火焰監測系統瞬間閃爍紅光,一側燃燒器滅火警報驟響。面對突發狀況,班長冷靜應對,第一時間向調度和值班領導匯報,同時果斷下達“降負荷!”的指令。主操迅速調整燃料量,在確認爐膛溫度等條件達標后,精準投入油槍穩燃;副操則帶著工具包沖進現場,憑借豐富經驗快速定位故障點。在整個團隊的默契配合下,僅用8分鐘就恢復了正常供汽,上演了一場教科書級的應急處置。在日常工作中,他們同樣追求卓越。脫硫人員每日盯著DCS系統上的數據,通過反復、嚴苛的測試,精準調整不同流量下加氨水的時長,尋找最節能的操作參數,正是班組一點一滴的計算與積累,才能連續數月獲評“節能班組”稱號。在傳承方面,班組獨創的“師徒課堂”已堅持5年,團隊成員自制《鍋爐常見故障手繪圖譜》,用漫畫標注32處易漏點;建立“故障模擬沙盤”,讓新人在虛擬場景中練習應急處置。這些創新性的培訓方法,幫助一批又一批新人快速成長,為班組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。

這些班組來自不同的產線和工段,用日復一日的堅守履行著對生產的承諾,以緊密的協作凝聚成最強的戰斗力。正是這一個個平凡崗位上的付出,如涓涓細流,匯成了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磅礴力量。
撰稿:劉誠、尤紅艷